近日,以长城、张裕、王朝为代表的中国
葡萄酒行业巨头大力发展酒庄酒,开始向高端化产品挺进。通过品牌建设,国产葡萄酒想在国际化大潮中牢牢把握住话语权。我国葡萄酒行业近年来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但国产葡萄酒主要定位在中低端,销量虽大,销售额和利润跟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差距很大,国产葡萄酒进军高端市场势在必行。
进口葡萄酒来势凶猛
随着拉菲等国外顶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大行其道,中国葡萄酒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近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市场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进口葡萄酒抢滩我国市场的步伐陡然加快。2011年葡萄酒进口总量36.16万千升,同比增长27.6%,进口金额15亿美元,同比增长88%,我国成为世界第八大进口国,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目前已占到约25%的份额。
“进口葡萄酒抢滩中国市场还来源于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吸引力。”杨强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2011年,中国消费了19亿瓶葡萄酒,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正是看到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巨大潜力,境外资本纷纷大举涌入,保乐力加、酩悦轩尼诗、拉菲、桃乐斯等酒业巨头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或拓展业务。
国产葡萄酒向高端挺进
面对进口葡萄酒的来势汹汹,国内企业也不甘坐以待毙。
中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飞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中国目前有904家葡萄酒厂,2011年中国葡萄酒产量达到115.7万千升,增长13.0%;2011年末,我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达17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4.6亿元,同比增长21.14%;实现利润总额50.7亿元,同比增长13.96%。
“但是,中国葡萄酒产业一直在低端徘徊,还属于粗放型的营销模式。尤其在酿酒葡萄品种培育和种植技术上,相当多数的企业重视还不够,酿酒葡萄同质化严重,企业与企业间缺少差异化,个性化产品较少。”吴飞介绍,国内红酒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格局,国产红酒的价位一般在几十元左右,进口红酒价位则高达数百上千元,洋酒占据着红酒的高端消费市场。
在国产葡萄酒与国外“洋”葡萄酒的市场争夺战中,部分国内葡萄酒企业正在提升自身产品品质,向高端市场进军。张裕、中粮、新天、龙徽、云南红都在走高端葡萄酒之路,高档葡萄酒正以“健康、时尚、尊贵、高雅”的理念迅速席卷中国市场,中国葡萄酒与进口洋酒在中国本土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较量。
酒庄酒是产业化发展趋势
近一段时间,各地的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国际葡萄酒发展大趋势来看,高端葡萄酒都属于酒庄酒,酒庄酒引领着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潮流。”杨强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对于中国葡萄酒产业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产业基础种植业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葡萄酒素有“三分工艺、七分原料”之说,只有好的葡萄才能酿出好的葡萄酒。“国产酒应该踏踏实实地从种植葡萄开始努力,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杨强表示,高端酒庄酒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主战场,尽管占的比重小,但附加价值却最高。占领高端市场需要高端原料,15年乃至30年以上的葡萄树才能生产出高端酒。
目前我国葡萄酒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包括环渤海湾产区、沙城产区、银川产区、甘肃产区、新疆产区、东北产区等。山东产区是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主要聚集区,而当地的酒庄队伍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已建成君顶、国宾、苏各兰、瑞枫奥塞斯、华东百利、拉菲等30多个酒庄。
高端葡萄酒都源于酒庄酒,中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长城桑干酒庄的一款产品已经达到3000元的价位。“未来国内一定会推出突破万元的高端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和拉斐竞争。”中粮君顶酒庄总经理陈云昌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葡萄酒产业必须要“养”,只有从建设葡萄园种葡萄开始做起,逐步把产业“养”大,然后才能进入一个高回报周期。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强认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表明,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酒庄酒。毫无疑问,酒庄酒将引领中国葡萄酒未来的发展方向。
即将出台的葡萄酒“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提高葡萄酒酒庄的准入门槛,只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有资格开设酒庄。专家认为,葡萄酒“十二五”规划这将对葡萄酒酒庄逐渐走向规范化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本文标签:葡萄酒
编辑: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