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6日,立冬前一天,正是一年中万物收藏的日子。这一天对于
汾酒集团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似乎是要呼应“万物收藏”的说法,经过三年的不懈追赶,经过一年的辛劳付出,汾酒这一年收获颇丰。截至这一天,汾酒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8亿元,提前三年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百亿目标。
时光回溯到三年前,2009年10月,汾酒集团新一届班子组建时,“前有强敌,侧有群雄,后有追兵”,面对“千帆共竞,慢进则亡”的异常严峻的形势,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百年金奖、百亿汾酒”的发展目标,即在2009年完成销售收入37亿元的基础上,到2015年汾酒荣获巴拿马博览会甲等大奖章100周年之际,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谁曾想,仅用三年时间,汾酒集团的年销售收入就由37亿元提升至100亿元,实现了“三年再造两个新汾酒”的大步跨越。
“2012年是汾酒提前三年实现百亿目标之年,也是公司质量规模发展阶段的最后一年,能不能顺利跨入质量规模效益发展阶段,实现百亿目标是一个重要标志。”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铿锵的话语似乎还回荡在年初汾酒集团的职代会上,而今,这项历史性任务已经完成。这一刻,汾酒人无时无刻不在期盼。
思想解放 战略确立 经历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连续奋战,过去三年来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将注定会载入汾酒集团的发展史册。过去的三年,汾酒集团在新一届领导班子运筹帷幄的带领下,在全体汾酒干部职工夜以继日的拼搏下,一举从名酒厂千帆竞发、竞争激烈的困境中突围,成功从行业地位一退再退的现状中企稳回升,进入了汾酒集团发展史上“发展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优、经济效益最好、职工收入最高的黄金时期。”
回顾三年来汾酒快速发展的历程,不得不说,正是由于思想解放,开启了汾酒崛起的新征程。新班子上任伊始,汾酒被围堵在山西市场内,几乎成了偏安于一隅的地方名酒,无论从市场份额、品牌价值,汾酒都到了最危险的生死边缘。知耻而后勇,新一届领导班子深深认识到不能顺其自然,满足于蜗牛式的进步,而是要绝地反击,重回王者之位。
2010年是汾酒集团新班子上任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基础之年,李秋喜董事长谈到汾酒集团的发展构想时说,汾酒集团必须要有“小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创新思维,加速发展。这就需要正视自身处境,解放自身思想,卧薪尝胆并奋起直追。正如他在职代会上指出的“要从现实的角度审视汾酒,找寻突破现实困境的强大动力。”三年来的思想解放,唤醒了干部职工的斗志,凝聚了追赶、超越的力量,推动了汾酒的觉醒。同时,三年来汾酒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汾酒集团上下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
新一届领导班子从历史高度思考汾酒,找寻汾酒发展的深厚文化支撑。在中国白酒发展史上,汾酒是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是传承中华酒文化的火炬手,是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是见证中国白酒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基于此,确定了汾酒“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的历史定位,“中国酒魂”实至名归。这种精准定位为今后汾酒的王者回归提供了理论性支撑,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汾酒肩负的历史责任。
战略是导航灯,战略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极其重要的关键性因素。李秋喜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全面的战略规划。这样才能集中资源实现特定的目标、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最终获得持续发展。明确了历史责任的同时,汾酒集团确立并毫不动摇地实施“追赶、超越、领先”三步走赶超战略,采取“体制机制支撑、人才支撑、科技质量支撑、文化支撑、市场营销支撑、财务资金支撑和项目支撑”七大支撑措施,重点提升八个能力,着重把“九个重点九个新”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强化基础建设,严格制度流程,优化企业内功,创建公正氛围,逐步实现质量规模型、质量规模效益型、质量规模效益科技型的跨越发展。
正是“汾酒”全新的发展战略,打破了小步慢走、自我感觉良好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才敢迈开步子,才敢跳起来摘桃子,才推动了汾酒的大发展、大跨越。
三年来,汾酒集团将营销模式、营销机制变革优化,营销组织、营销队伍调整扩充,使得运营能力、管控水平大幅提升,打假维权力度加大,全国市场有序扩张。
同时,汾酒集团改革创新了体制机制,整合了生产经营资源,调整优化了组织架构,重新明确了部门职责和分工,修订完善了制度流程,强化了服务和协调。推行了“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岗位工资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在销、供、产系统实施了合同化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架构,构建了集团管控模式,理清了资产状况,明确了产权和隶属关系,完善了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了多年来万吨工程交工、土地产权关系理顺、白条抵库等历史遗留问题。构建了“战略—计划—预算—考核”四者联动的战略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了动态考核。优化了科研组织结构,加大科研开发支持,加强了质量管理和提升。实施了现场管理、三项纪律整顿、计量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推动公司逐步朝着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的方向不断迈进。
确立战略新思维、实践战略新思维、丰富战略新思维,并由此收获丰硕果实,堪称是“汾酒新政”以来企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大逆转。经过三年实践的励精图治、奋勇开拓,无论是纵向比,还是横向比,汾酒集团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成绩,呈现出健康向上、有力、有序的发展势头。汾酒集团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多措并举 百亿目标 战略既定,汾酒集团通过自身的内涵扩张,多措并举,继续保持了汾酒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还以更高更广的战略视野,面对竞争,迎接挑战。三年来,集团的营销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非凡业绩,产品市场销售突飞猛进。
盘点过往,成绩可圈可点。2011年是汾酒集团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奋力推进质量规模型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凝聚人心、积聚力量、战略导向、加速崛起的一年。
这一年,汾酒集团山西市场与省外市场的销售收入比达到了6:4,同时这个比例是在山西市场增长30%的基础上取得的,含金量很高。尽管这个比例远远没有达到汾酒市场的目标,但却是从1996年之后的16年来汾酒人孜孜以求的重要指标。它标志着汾酒市场16年来第一次真正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这一年,老白汾以上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70%以上,标志着汾酒从此告别了“一流品质、三流价格”的不均衡时代,进入了价格与价值同步发展的良性时期。
同时,汾酒集团在浓香型酒铺天盖地的市场环境中,以山西市场为中心,在华北、西北、华南杀出了八个亿元省级市场,形成了一个“清香汾酒大版块”,为汾酒集团进军全国市场、实现百亿目标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2012年是“汾酒”提前三年实现百亿目标之年,也是公司质量规模发展阶段的最后一年。
今年上半年, 汾酒集团商品酒销量完成全年任务的60.95%,同比增幅为11.62%;实现销售收入完成年度目标的63.53%,同比增幅为31.42%;实现利润完成年度目标的114.52%,同比增幅为59.92%。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内市场与省外市场销售收入比例为6:4,省外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其中山西市场的增幅达到21.17%,省外市场增幅达到50.22%,省外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山西省内。
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省区市场达到7个,5000万元以上的省级市场达到5个,完成全年任务50%以上的省区达到26个。
一项项指标令人欣喜,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
文化是汾酒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是汾酒的核心能力之一。2010年6月18日,汾酒集团初试锋芒,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汾酒唯一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章95周年”纪念活动,向全社会明确宣告:当年真正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最高大奖——甲等大奖章的中国白酒是山西汾酒,而且是唯一的。消息一经公布,当即在媒体和公众当中引发了一场企业诚信经营和诚信宣传的热议。这个活动,让社会公众开始关注汾酒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巨大价值。
2011年9月18日,“汾酒·共和国第一国宴用酒62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上,共和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亲历者、采访者、知情者、专家纷纷发言,证实着汾酒为共和国第一国宴用酒的真实性。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关于国宴“如需用烈性酒,则用汾酒”的批示,更成为汾酒是共和国国酒的铁证。
李秋喜董事长曾表示,“什么样的品牌和产业值得尊敬?一定是诚信的品牌,一定是具有公信力的产业。”两次大规模的文化博弈,汾酒高举“诚信企业做诚信宣传,诚信经营促社会和谐”的诚信大旗,汾酒文化的“诚信”内涵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汾酒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迅速占领了白酒文化的制高点。
2011年1月18日,李秋喜董事长作为商务考察团成员,随同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了访问,期间受到胡主席的亲切接见。之后,汾酒在2011年、2012年都作为“国礼”由国家领导人在G20峰会和APEC会议等重要外交场合赠送外国首脑,在业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此外,汾酒集团还编发了《汾酒文化》《山西日报·汾酒周刊》等刊物,对汾酒文化相关的17000件文物进行了建档保护,杏花村汾酒作坊与杏花村遗址完成了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申报,进一步丰富了汾酒的企业文化内涵,完善了汾酒文化体系。
2012年6月18日,汾酒进入举世瞩目的“神舟九号”,“神酒”伴随“神九”一同发射升空,在品牌传播史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汾酒集团在品牌聚焦方面,对集团品牌系列进行动态评估,下决心调整品牌系列以及产品线,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出击,提升品牌价值。
三年来,汾酒集团品牌传播实施聚焦战略。聚焦消费群,继续在央视高端媒体投放广告的同时,启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航空杂志的宣传和高铁等高端人士相对集中的媒体高举高打进行投放;聚焦目标,进行资源投放,启动环山西重点市场,在包括山西在内的八地市的卫视频道,围绕新闻及文化类节目进行广告投放,汾酒品牌的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在新班子的品牌集群战略之下,汾酒集团的品牌体系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2011年,“杏花村”品牌价值达到73.26亿元,较2009年增加了28.38亿元。
这时的“汾酒”,离自己的百亿目标已越来越近。
久飘万年 香飘万里 效益快速提高,市场迅速扩张,如何让这种良好的态势一如既往发展下去甚至是青出于蓝呢?重点还在于信仰的传承。
2011年,董事长李秋喜提出了汾酒集团要树立中国酒魂信仰,并推行信仰管理。2012年,汾酒集团组织专人对近两年营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反复斟酌、数易其稿写成了汾酒营销的纲领性文章,即《信仰营销再造汾酒——汾酒营销的18条“法则”》的文章,这不仅是汾酒集团过去两年来汾酒集团营销工作经验的全面总结,更是公司圆满完成“百亿目标”的理论知识。
在今年三月汾酒集团成都春交会上,汾酒集团在题为《高举信仰旗帜实现同步共赢书写百亿汾酒伟大事业的新篇章》的报告中指出,要在整个汾酒集团营销系统、全国市场主要经销商范围内形成一个以中国酒魂信仰为共同价值观的“核心圈”,以保证在市场快速发展中主要营销资源的统一、集聚,同步共赢。
汾酒的“信仰营销”分为战略篇、市场篇、保障篇三大块,对信仰营销的18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汾酒集团称之为“18条法则”。这些法则从文化战略、目标、授权、边界、“诚信文化”博弈、公益责任、黄金分割等方面阐述了汾酒集团近几年的成果经验以及下一步的方向。
面向未来,李秋喜董事长撰写了题为《中国酒魂与信仰管理》的文章,明确了汾酒集团向大型企业集团迈进过程中,汾酒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观与基本方向:汾酒集团在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初步形成了汾酒发展的新思维。新思维中有两个最关键的部分,一为中国酒魂信仰体系,二为信仰管理。
汾酒指出“中国酒魂信仰”的终极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报国、诚信、创新、开放”的、基业常青的汾酒集团,这八个字也是汾酒“中国酒魂”信仰的内涵,所谓报国,就是杏花村汾酒传承几千年、从未间断的自强不息;就是1500年从未敷衍的名酒品质;就是民国时期汾酒老掌柜杨得龄先生“振兴国酒”的报国情怀;就是在抗日战争中砸掉酿酒工具、埋藏陈酿汾酒、决不留给日本人的民族气节;就是高举“中国酒魂”旗帜、倡导中国酒业价值体系回归与重建的责任与使命;就是不仅要对企业、对员工、对股东、对消费者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为国分忧,为民效力。
正是怀着这样的情怀,汾酒高举着自己的信仰,笑对未来发展之路。在这次春交会上,汾酒集团指出,从当前面临的形势来看,2012年全国GDP 增幅开始回落,国家将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继续完善结构性的减税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经济大形势总体向好的情况下,白酒行业也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食品安全导向将使消费者更进一步集中在名酒,导致各个名酒均在不同程度地提价,去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增幅达到39%,行业景气指数高启。
汾酒新思维认为,汾酒集团的目的也只有一个:确立、支撑、传播、实现中国酒魂信仰。确立、支撑、传播、实现中国酒魂信仰的过程,就是不断创造顾客的过程。在这个前提下,汾酒集团的两项职能是:信仰营销以及信仰指导下的创新。
三流企业营销产品,二流企业营销文化,一流企业营销信仰。汾酒的信仰营销中,营销就如同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桥梁,是个载体,这个桥梁、载体,作用是把中国酒魂信仰从企业铺到顾客的心里面去。也就是说,顾客认知汾酒、记住汾酒、消费汾酒、重复消费汾酒,感知到的已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是一种儒雅的享受和对厚重历史文化的品味,更是中国酒业的核心力量、核心精神与核心价值,是中国酒魂。
信仰指导下的创新,则是通过不断的、成功的创新,永葆汾酒作为“中国酒魂”的先进性。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体制、机制,都要在创新中发展,都要在创新中支撑起中国酒魂信仰,从而为信仰营销不断创造顾客提供不竭的动力。
没有中国酒魂信仰体系,就没有汾酒集团的信仰管理。汾酒集团的信仰管理,是中国酒魂信仰体系在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中国酒魂信仰体系是主体,信仰管理是方法。中国酒魂信仰体系是根本,信仰管理是确立、支撑、传播、实现中国酒魂信仰体系的必由之路。以中国酒魂信仰体系和信仰管理为主干的汾酒新思维,是汾酒集团快速崛起过程中的强大文化保障。
无论是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还是明末李自成的“尽善尽美”,无论是傅青主亲题的“得造花香”还是阎百川赞誉的“味重西凉”,汾酒经历了太多的荣光,千百年来,唯一不变的是她的宠辱不惊,诚信、儒雅、从容、睿智以及高贵,在时光荏苒中磨砺积淀的愈发熠熠生辉,历久弥坚。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她不仅恪守着自己的信念,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让中国白酒行业更健康、更规范。这样的汾酒,才能久飘万年,香飘万里。
本文标签:汾酒
编辑:阿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