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北京的诱人之美是与它的守旧共生的,老北京人骨子里透着一股看透世事后的知足常乐,闲了就喝茶听戏解闷儿,忧了便喝酒海侃消愁……
如今,能安静下来品茶喝酒的地方不多了,今儿小编就带各位去几个地方,领略一下昔日老北京的茶酒生活。
1、吴裕泰
吴裕泰茶庄原名吴裕泰茶栈,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已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吴裕泰茶庄创办人是吴锡卿,当时是为吴氏家族茶庄进储茶叶而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布衣百姓,三教九流,或品茶或会友,壶里杯中都少不了吴氏茶庄的茶叶。解放后公私合营时,吴裕泰茶栈改为“吴裕泰茶庄”。冯亦武老先生题写了第一块黑底绿字的“吴裕泰茶庄”的横式牌匾。
门洞里的茶铺
从东直门到鼓楼有条东西五里长的大街,从崇文门到北城根雍和宫豁口有条南北十里长的街,这两条街的交叉点就叫北新桥。
徽州歙县的吴老先生随从一位举人进京会试,出门时带了些茶叶,到了北京举人忙着应试,吴先生的空闲时间就多了起来,逐渐也和住地周围的北京人熟悉了起来。为感谢邻居对他们的照顾,他把从家里带来的茶叶送给了邻居。没想到,这些人喝过这些茶后赞不绝口,极力劝说吴先生摆个地摊卖茶叶。数日后就在北新桥大街路东的一个大门洞里摆起了起了茶摊,没几天茶叶便销售一空。细心的吴先生发现在内城这满汉居住最密集的地方,无论贫富贵贱,人们有事没事都喜欢喝茶。举人落榜后要继续留在北京苦读,等待下科再考。他派吴先生回歙县老家替他取些银两,吴先生回到家乡,铆足了劲儿,尽其所能带回了大量的茶叶,就这样开始了在北京的茶叶生意。
吴家先后在城里城外开了8家大小茶庄,后来发展到11家,其中吴鼎裕茶庄即今崇文门菜市场旧址,专门经营高档茶叶,供豪门显贵享用。
2、张一元茶庄
张一元茶庄,是张文卿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10年)在前门外观音寺开办的。“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说法,用一元祝他的买卖永远兴旺发达,不会衰落。张文卿是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年青来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学徒。后在花市摆茶叶摊,买卖很好,在创办大栅栏张一元茶庄后,他于1925年在福建设立茶场,薰制茶叶,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其茉莉小叶花茶,向以清汤香馨杀口,为广大顾客赞许。
“张一元”生意为何这么好?
张一元茶庄经常派人到一些茶店了解售价,掌握商品行情,并且买回别人销售的茶叶,与自家同级茶叶比较,以便使自家的茶叶质量优于同行。他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张一元茶庄货色齐全、质优而价廉,招待顾客有礼貌,态度和气,经营灵活。张一元茶庄店堂中不仅设有品茶桌,而且可以看茶叶小样,使顾客先看货后买茶叶。凡买2.5公斤以上茶叶者,都送货上门。在当时北京的商店,张一元茶庄是第一个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等来招徕顾客的。据说,当时张一元茶庄播放彭素海用西河大鼓演唱的“三下南唐”,每次播放时,门前总是围着一群人。
张一元茶庄本着茶叶质量高、分量足、招待热诚、薄利多销的宗旨,取信于顾客。附近的王皮胡同、蔡家胡同、大施兴胡同、小施兴胡同、朱茅胡同、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韩家谭等八大胡同里的几百家妓院,每天需要大量的中高档花茶。他说服管事的,销售了大量的茶叶。因此生意始终不衰,名扬全城。
3、庆林春茶庄
前门大街的庆林春茶庄原是福建人林子丹于1927年开办的。因其所处地域位置好,是商业繁华大街,又因货色齐全,开业不久,很快就成了北京有名的茶庄。林子丹生长在茶乡福建,在前门外廊房头条劝业场内一家专门经营福建漆的颜料店中学徒。他出师后,没干本行,改行干起了茶叶生意。
暗香浮动“庆林春”
1900年,庚子事变中,前门楼子被大火烧光,慈禧鼓起腮帮充胖子也要凑钱把前门楼子修起来。“国门”修好了,大清国也完了。1916年,民国初立,为了一改明清两代帝都的皇城封闭堵塞,北洋政府的内务部总长朱启钤奉命施工打开紫禁城,拆除天安门前废弃多年的千步廊和前门瓮城,拓建府右街等南北通道。
有个福建人叫郭庆安,他在修改正阳门工程中专管前门楼子的油漆彩画,自己在前门外劝业场开了个油漆店,从家乡带来个徒弟叫林子训,看门打杂照顾门市营业。林子训出师后,就在劝业场南门外摆了个茶摊,卖老家福建运来的花茶。他熟悉老家出产的茶叶质好价廉味香;他也熟悉老北京人一天三遍茶,很有讲究。他在摊上卖的“茉莉高碎”不光口味香、耐沏、颜色正,而且价钱便宜,生意很好。不久他又在劝业场里面租了半间门脸,开了个小茶庄,生意更好。此后,他瞄准了王府井的东安市场,他知道这是块生金的宝地,顾客中有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也有东西方洋人和海外来京旅客,路子更宽了。他在东安市场西门买了两间铺房,一大一小,隔路互应,又很花了一番心思布置店房,墙上挂着唐宋诗词,桌上陈设着精美的福建漆器工艺品和茶器,静雅温馨,暗香浮动,令游客驻足小憩。
他坚持自采、自加工、自销。卖小包茶,香气浓,新鲜,因为北京人不喜欢存茶叶;他善待职工,工资高,吃得好,但要求严格,不许职工在操作间穿有香水味等异味的衣服,要干净,不能把异味带进茶加工车间;他精心制做不同档次的花茶,同样精选全国各地的优质
绿茶,配备各地名茶达一百余种,货正、货全、货真价实是他营销的重要策略之一。他聪明努力,精于管理,更难得的是,他饮水思源,不忘旧情。他为茶庄取名庆林春,就是用带他进京的师傅郭庆安中的“庆”,他的姓“林”,和一个取意蓬勃向上万物复苏的“春”字。后来,他又在前门五牌楼跟前路西开了第三家庆林春。至今,老店依然香飘京城。
4、森泰茶庄
森泰茶庄始创于清咸丰年间,具有150年的悠久历史。森泰茶庄门前悬有“森泰茶庄”清末翰林张海若所书,正堂挂有张大千的“猛虎图”,及出自张善子之手的春、夏、秋冬四季彩屏和“孔雀图”。安徽自古以来就以种植茶叶闻名于世。王子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种茶能手。他十几岁时,父亲就把他送到北京一家老乡开的茶庄里学徒。期满后,他离开茶庄做起茶叶的行商,经过几年盈利不错,此时前门外珠市口的南边路东一家商号要出倒铺底,王子树就倒过来开设了森泰茶庄。
绝活“大方”茶技压群芳
茶庄能够世代相传,全靠独一无二的“绝活”。而森泰茶庄的“绝活”当数“大方”茶了。据业界称,“大方”茶亦称拷方,产于临安县的顺溪和淳安县的唐村一带,习称“淳安大方”。该茶为稀有的扁形绿茶,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特征是:外形扁平,硕壮挺直,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净,叶底嫩匀柔软,栗香味醇。以茉莉鲜花窨制的茉莉大方茶,为花茶中的一种特殊茶品。
据介绍,那时北京人大都喝小叶茶,一向以“小叶茉莉双熏”为佳品,对“大方”不甚了解。“森泰”又是如何打开大方茶销路的呢?据说,“森泰”开了“先尝后买”的先河,让顾客从认识直至喜欢上“大方”茶。同时,他们高薪聘用技术人员在每年农历清明节前去安徽采茶,货办齐后运至盛产茉莉花的福建薰茶。经过烘、搓、晒、炒等工序反复熏制六七次,终于制出香味浓郁的“大方”茉莉花茶。薰制好的茶叶运至店中后,还要过粗细筛子将茶叶分成“高、中、次、碎末”4个等级。高、中等级的茶叶还需要不断地用鲜茉莉花提。有些品种一百斤原茶要加四十斤茉莉花。而且为了更好地保持茶叶的香味,店堂中的茶罐、茶箱随启开随盖上,一卖小包茶时,每一小包放入一朵茉莉鲜花,以增茶叶香味。
这样加工出来的“大方”茶叶条叶小、匀整、泡出的茶汤呈淡黄色,香味浓而持久。喝至第四遍水还有香味,其品质终于使善于品茶的老北京人为之倾倒。据说,当年非常讲究茶道的京剧界人士如金少山、李多奎等名伶都成为光顾此店的常客。由此,“森泰”的名气日上,此浓香特色的“大方”花茶,在京津地区被传为口碑。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庄天津正兴德茶庄,也在津包销了“森泰”所有的成品茶。
5、元长厚
元,乃第一之意,元长厚创史第一人孙焕文是河北人。旧时北京城开茶庄的均系南方人,以安徽人为代表,吴字号买卖居多。北方人开茶庄孙焕文当属第一人。孙氏为了把茶庄生意做好,在茶行中站稳脚跟,潜心研究茶叶技术,定下了一切货源必须从源头抓好的规矩,讲究做第一手生意。
1987年西城区副食品管理处成立了以元长厚茶庄为龙头的元长厚茶叶公司(原西城茶叶供销公司)下属共6家老字号茶庄,有西四隆泰茶庄,新街口宏兴茶庄,地安门吴肇祥茶庄,白塔寺的福聚来茶庄,西外益新茶庄(现西内大街),西单元长厚茶庄,形成了以老字号为群体的专业公司,使元长厚又踏上了腾飞发展之路。
关于“厚”的小故事
厚,待人厚道,老买卖人常讲,忠厚待人,童叟无欺,元长厚几十年长久不衰,其中秘密就是对顾客真诚、厚道,诚信于民,诚实无欺。为了对得起顾客,元长厚也常出去购买茶样,回来品评对比看一看自己的差距,发现有质量差距的商品,坚决停售,目的是不让消费者吃亏,然后由老技师重新开单子,品评鉴定再加工生产,有些产品在加工生产中赚钱很少,但为了保证信誉,不赚钱也要保证质量,销售中遇到顾客提出意见,坚决改正。一次一位顾客拿着买完的茶叶气冲冲找来,说卖给我的茶叶末子太多要求退换,茶庄经理向顾客赔礼道歉,并以双倍数量赔付给顾客,事后经理对大家说,老字号是讲诚信的,不能让顾客吃亏,如果这样,我们今后是要吃大亏的。
几十年来元长厚坚持对新来的员工讲述元长厚历史文化,每个茶庄都设有便民座,开水,替客代邮,送货上门,茶庄定期举办饮茶咨询活动,请老技师现场解答,赠送饮茶知识手册,许多老顾客搬家后还定期回来买茶,还有专门回来串门的、探望老售货员的。宽厚待人,是元长厚生存之魂。
6、柳泉居
柳泉居是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饮誉京城的中华老字号。柳泉居初建时,店址在护国寺西口路东,是北京有名的黄酒馆。当年北京的黄酒馆分为绍兴黄酒、北京黄酒、山东黄酒、山西黄酒四种,柳泉居卖的正是北京黄酒。
柳泉居集宫廷、山东、清真三大菜系精华为一体,精于扒、爆、炒、煨,拿手名菜有金盅鸡、凤尾银耳、玲珑鲍鱼。同时也经营大众化的饭菜。无论腰缠万贯的“大客”还是小门小户的食客,都可以大摇大摆地步入柳泉居的店门,一样受到伙计们的热情招待,一样喝到窖香浓郁的黄酒,吃到可口而又价钱公道的饭菜。
“去去且寻谋一醉,城西道有柳泉居”
柳泉居饭庄早年并无店名,据说这‘柳泉居’三字,是明朝奸相严嵩的落魄之作。明嘉靖年间,世宗皇帝宠信奸臣严嵩,曾说过:“世上没有杀他的刀、斩他的剑。”到明穆宗继位后,决心要除掉这个奸臣。但因先皇有言在先,无法取其性命,只好罢免了严嵩的官职,抄没了他的家产,只给严嵩留下了一只银碗,让这个奸臣以乞讨为生。北京的老百姓都恨严嵩,根本无人肯接济他。一天,饥渴交加的严嵩来到这家小酒馆门前,闻到那浓郁的酒香,严嵩就再也走不动了,便央求店主人给他酒喝。掌柜的一看这银饭碗,便知道他是严嵩,早就听说严嵩写得一手好字,便取来笔墨纸砚说道:“给你酒喝可以,你得给我这小店题几个字。”严嵩稍加思索,题写了‘柳泉居’三个字。时隔不久,严嵩便饿死在街头,‘柳泉居’竟成了绝笔,小店也因此在京城声名远播。
另外,柳泉居与著名的北京作家老舍老先还在历史上有点“关系”。初时,柳泉居位于护国寺西口路东,老舍先生幼时便住在与之仅隔一条护国寺街的小杨家胡同。老舍写《四世同堂》就曾以此为环境素材,当然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老舍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也曾以此处为背景,而且还提到了柳泉居以及附近的“天泰轩”、“兰英斋”等老字号。
7、龙徽葡萄酒
龙徽葡萄酒公司创立于1910年(宣统二年),法国圣母天主教会沈蕴璞修士于北京阜外马尾沟13号法国圣母天主教墓地创建用于教会弥撒、祭祀和教徒饮用酒的葡萄酒窖,并聘请法国人里格拉为酿酒师,生产法国风格的红、白葡萄酒,年产量仅为5至6吨。1946年,注册为" 北京上义洋酒厂",正式向外出售葡萄酒。1912年教会酒坊生产出我国最早的起泡葡萄酒,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香槟酒。
最早成为出口国外的中国葡萄酒生产商
1946年1月,酒厂注册为“北平上义洋酒厂”,注册商标以北京颐和园北门外黑山扈教堂和葡萄园为背景,称为“楼头”,正式向外出售葡萄酒。除传统的教会渠道外,还销往北平、天津、上海、武汉、青岛、长沙等地。很快,各国在北平的使(领)馆、饭店、外轮公司开始大量购买北京上义洋酒厂的酒,并经过外轮公司代理,出口到暹罗(泰国),该酒厂成为最早向国外出口的中国葡萄酒生产商。
薄荷蜜酒 见证中美关系破冰
1959年2月,北京葡萄酒厂正式成立,开始生产著名的国宴用酒“中国红葡萄酒”。在企业展厅中,“薄荷蜜酒”成为众多酒品中的焦点,上边注释着这款产于1972年的酒品,是专为前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而生产,同时也见证了中美关系的破冰。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会见首次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北京葡萄酒厂受命特制的传统薄荷蜜酒,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尼克松总统及美国代表团随行人员。薄荷蜜酒酒瓶为人工吹制,酒瓶图案采用手工描金,精美高贵。当年这酒只生产了42瓶,如今仅存下了两瓶。
8、二锅头酒——红星、牛栏山
北京是中国五朝古都,二锅头酒是京城酒文化的典型代表,已有800年的历史。它是由烧酒发展而来的,明代北京志中提到 "京师之烧刀与棣之纯棉也"。
何为“二锅头”?
京城酿酒技师在蒸酒时将第一锅流出的酒头去掉,第三锅流出的酒尾也去掉,取第二锅流出的中段酒,称之为"掐头去尾截取中段" 工艺,这是我国最早以工艺命名的白酒,是我国酿酒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几百年来被继承发扬并流传至今俗称"二锅头"。
红星二锅头
1949年5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红星收编了老北京著名字号 " 龙泉 "、" 同泉涌 "、" 永和成"、"同庆泉"等十二家老烧锅,继承了北京几百年的酿酒工艺。"北京红星" 为了迎接新中国诞生,于1949年8月生产第一批红星二锅头酒,9月投放市场,产品一上市便以其醇厚甘冽的品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好 ,被誉为" 大众名酒 " 。红星二锅头酒是京文化典型代表。
牛栏山二锅头
牛栏山地区的饮酒文化,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3000年以前的西周时期。1982年在牛栏山酒厂附近出土的鼎、觯、爵等八件青铜器皿中,有五件都与酒有关。这些青铜器经有关专家分析推测,应在我国的西周年间。而牛栏山二锅头的酿酒历史可上溯到清朝年间,据《顺义县志》记载:“造酒工:做是工者约百余人(受雇于治内十一家烧锅)。所酿之酒甘冽异常,为平北特产,销售邻县或平市,颇脍炙人口,而尤以牛栏山酒为最著。” 此处所提及的“烧酒”,即现在的牛栏山二锅头酒。
9、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1926年被迫关张,1984 年年初复业。
稻香村食品讲究“四时三节”,端午卖粽子,中秋售月饼,春节供年糕,上元有元宵。用料讲究正宗,核桃仁要山西汾阳的,因为那里的桃仁色白肉厚,香味浓郁,嚼在嘴里甜;玫瑰花要用京西妙峰山的,因为那里的玫瑰花花大瓣厚,气味芬芳,而且必须是在太阳没出来时带着露水采摘下来的;龙眼要用福建莆田的;火腿要用浙江金华……
关于“稻香村”名号的传说
“稻香村”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食品店常见的字号,《清裨类钞》有云:“稻香村所鬻,为糕饵及蜜饯花果盐渍园蔬食物,盛于苏。”食品店取名“稻香村”的说法不一。一说缘于诗词,“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新城粳稻,五里闻香”。“稻香”二字用作食品糕点铺的铺名,形色味兼具,的确妙得很。
另一种说法颇有神话的味道。相传,江浙一带有一家卖熟食的小店,生意清淡。一天晚上,店里忽然来了一个讨饭的瘸腿汉子,老板见他残疾可怜,就送了些东西给他吃,又见天色已晚,便在店内一个角落里铺上稻草,留他住宿。瘸腿汉子不辞而别,老板便把他睡过的稻草拿去烧火,没想到煮出的肉香味扑鼻。于是他大肆宣扬,说瘸子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下凡,还将店名改为“稻香村”。从此,他的生意逐渐兴旺,其字号也被人争相使用。
因为“稻香村”名称之妙,1895年(清光绪21年),金陵人郭玉生带着几个深谙南味食品制作工艺的伙计来到北京,开创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稻香村”这一字号就成了不二选择。
名人也爱“稻香村”
稻香村也是许多文化名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作家谢冰心、清华大学著名体育教授马约翰、京剧名角谭富英,都经常到稻香村购物。1912年5月,鲁迅先生来到北京,寓居宣武区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这里离观音寺稻香村仅有两三里路。据《鲁迅日记》记载,从1913年到1915年期间,短短两年多时间,鲁迅先生有记载的到稻香村购物就有15次。
有一次,谢冰心和吴文藻夫妇来到店里,买了一些熟食和南糖,店伙计包好算账时,冰心夫妇才发现身上没有带钱。伙计跑上二楼请出了掌柜的,老掌柜一见是熟人,满脸笑意,忙说:“东西您先拿去用,下次来一块算就行了!”多少年之后,冰心老人忆起此事,对稻香村诚信的生意经仍赞不绝口。
10、王致和
提起“王致和”,北京人都知道,说起来真有点像美国人都以“可口可乐”为“国饮”一样自豪。“王致和”与“同仁堂”同龄,始创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慈禧爱的“臭豆腐” 原是阴差阳错酿成
创始人王致和的故事也充满了戏剧性。王致和原本是安徽仙源县的举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滞留京城。为谋生计,他做起了豆腐生意,同时刻苦攻读,以备下科。盛夏的某一天,他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怕放坏了,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在一口小缸里腌上。从此以后,他也就歇伏停磨,一心攻读了。时间一长,他渐渐把此事忘了。秋凉后,他重操旧业,猛地想起那小缸豆腐,连忙打开,哪曾想臭味扑鼻,定神一看,豆腐已变成青色。扔了实在可惜,于是他大着胆子尝了一下,不料别具风味,遂送给邻里品尝,结果品者无不称奇。
清末,臭豆腐传入宫廷御膳房,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慈禧还赐名“青方”,使之身价倍增。清末状元孙家鼐写了两幅藏头对,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
本文标签:二锅头,大碗茶
编辑:阿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