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2013年是进口酒发展的一个节点,进口酒从高速增长进入了缓增长时期,这种变化源自于消费环境的改变以及整个进口酒产业链的分化。很多酒商抓不住这一本质特征,对已经到来的缓增长时期,存在着很大恐慌,其实这大可不必。从2006年开始至今,进口酒经历了市场启动阶段、消费者教育引导的初级阶段;从大环境上来看,度过了消费者信任启蒙时期、经受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进口酒的冲击;作为世界主流的饮品,中国进口酒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市场潜力还很大。
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进口酒市场并未形成销售与美誉度都能征服消费者的大品牌,整个进口酒产业仍然处在品牌多、杂、乱的阶段,即使有些品牌在小区域内崭露头角,但前景并不光明。一方面是消费逐年递增,另一方面是市场混乱,这就势必使得未来几年进口酒市场波澜壮阔,更迭频仍。从产业角度来看,在整个品类,或者整个竞争市场,都是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完成洗牌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缓增长时期对于进口酒并非坏事,它能够让高速发展的进口酒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发展的缺失,找到方向,厚积薄发!
高增长带来的风险
客观来说,进口酒高速发展阶段留给进口酒的不都是美妙,在高增长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泡沫,比如进口酒代理商在数量上的爆发式增长就成为进口酒泡沫生成的一个主要原因。从渠道到终端始终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进口酒这样一个讲究文化的产品,因此,代理商数目增多可以迅速预热进口酒市场的整体氛围,但同时也很容易让人对进口酒产生错误的判断,进口酒产品的高端性和消费人群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渐进式的,爆发式增长永远不可能成为进口酒的主旋律!
整体来看,第一阶段进口酒高增长主要还是源于酒商的推力和葡萄酒市场需求的拉力,市场需求增长反映的消费意识的逐渐觉醒,而酒商的推广则搅动了这股风潮,这是良性的一面。但从另一面来说,进口酒代理门槛较低,很多酒商抱着投机心理运作进口酒,而渠道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一步成型,市场开始进入一个狂躁、盲乱的阶段。
笔者曾与很多业内人士交流过这个问题,一个不能忽略的现象就是,进口酒的高增长很大程度是因为代理商数量的爆发性增长导致葡萄酒在渠道和终端上的囤积,同时也刺激了消费者购买的相应增长,是躁动局面下的泡沫所导致的非理性增长。代理商的浮躁并不代表消费者的热情,笔者丝毫不怀疑消费者对葡萄酒的热情在与日俱增,但是这种增幅是渐进式的,产品高端性和消费人群的理性特征决定了进口酒消费是慢热型的。
因此,这种非理性的“泡沫性”增长,是在国外酒商和国家(地区)葡萄酒机构的推力和国内葡萄酒市场需求的拉力下,全民的一种投机心态下投资焦点的转移,这种增长将是一种波动式紊乱增长形态而非一种持续稳定的增长形态。进口葡萄酒的代理低门槛性和这种全民葡萄酒投资的躁动性,形成了一种散点式的销售形态,各类型的专卖店(加盟店)遍地开花,既不成规模也不成体系,但凡有点钱,有点销售渠道和关系的人或公司,纷纷做起了进口酒生意,进口酒的价格将透明化并导致行业混乱。诚然,任何一个成长性的行业吸引人们的目光,狂躁冒进也是在所难免,但关键是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是小打小闹或以酒为乐地做做,也无可厚非,但是葡萄酒行业是一个鱼龙混杂深不可测的行业,多少斥巨资挺进的外行业资本到今天已经折戟沉沙。
全面进入缓增长时期
继2012年葡萄酒进口酒量增长降到17%之后,2013年进口量增长再度下降。据统计,2013年1-12月份,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为376,841,194升,比上年下降4.46%;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额为1,55 5,638,547美元,同比下降1.64%。
应该说,这个数据如实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2013年,很多酒商感觉到了生存的压力,这一方面源自于整个经济环境的转变,另一方面源自产业链的裂变,尤其是巨大的库存压力使得他们更加谨慎起来。
当然,进口总量和总价值的下滑并不能全面反映行业发展,如果我们将其分为散装和瓶装来看,更能说明问题。2013年我国散装葡萄酒的进口总量为89,092,809升,相比上年下降26.75%;进口总额为107,816,189美元,同比下降25.12%;而瓶装葡萄酒进口总量上涨至287,748,385升,同比上涨5.47%,进口总额为1.447,822,358美元,同比上涨0.7‰进口酒已经从一个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了转变的节点,缓增长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时期,进口酒商将会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首先,销售压力催生渠道变革。团购销售的下滑,新生渠道比如电商的出现,这些都要求进口酒商进行渠道变革,适应进口酒缓增长时期的特点。其次,很多中小规模的酒商会因为成本压力、渠道网络压力破产,行业将会面临洗牌,资源将会进一步向具有品牌优势和渠道资源的酒商集中。最后,产品利润摊薄,进口酒运营成本增长,也就意味着门槛逐渐变高,单纯的贸易商转型,整个产业发展将会进入一个相对“冷清”的阶段。
缓增长时期潜伏的发展动力
如果说上一个阶段进口酒发展是以产品最大化、品牌多元化为主线,那么,缓增长时期将会以市场最大化和品牌集中化为显著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进口酒量放缓,但消费量仍在稳定增长,而这也会是进口酒产业潜伏的发展动力。
首先,二三线市场的觉醒,使得进口酒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而市场的这种扩张,也促使进口酒全面市场化。如果评选2013年进口酒增长比例最高的市场,绝对不是像广东、福建、浙江这样的相对成熟的市场,而是广西、湖南、江西、安徽这样的二线市场。广西翠屏商贸副总侯永健告诉笔者,近几年,广西进口酒每年翻一番,甚至几番,像南宁、桂林这样的市场表现更为明显,进口酒专卖店遍及大街小巷,消费者需求已经从最初“寻找拉菲”转向寻找某个国家的葡萄酒,甚至开始寻找某个国外产区的葡萄酒,这些都可以看到消费意识的觉醒。安徽戈斯曼国际酒业的吕家杰副总经理认为,二三线市场的觉醒是进口酒第一个发展阶段的最大产物,留给进口酒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进口酒接下来的洗牌准备了更大的舞台。
其次,品牌繁杂,真假难辨,优势运营商开始向品牌化过渡,以品牌统领产品架构和市场布局,被人争相效仿。进口酒的品牌化运营仍然是三条路,一条是以酒商品牌统系全部运营,包括产品推广、连锁专卖、区域精耕等,比如名庄传奇、中外名酒专卖行、名品世家等;另一条是以产品品牌进行市场运作,比如合一世爵的塔维诺、南京万亩园商贸的法莱雅等;还有就是酒商品牌和产品品牌统一,合力推广的企业,比如安徽戈斯曼国际酒业公司、青岛拉图拉甘国际酒业,主推的仍然是原装进口的戈斯曼酒庄和拉图拉甘酒庄。神之水滴总经理林超认为,进口酒的品牌化运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当前市场发展阶段来看,我们不必去争到底哪种品牌运作模式更好,最主要的是做好自身品牌运营的工作,让市场来检验。可以说,进口酒酒商的品牌意识已经觉醒,如何在短期内实现对市场的占有和在全国进口酒格局中的占位是接下来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多种运作模式并存,期间势必会优胜劣汰,绩效标准将会发挥巨大作用。并不是每一种模式都适合进口酒的发展,但显然对于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进口酒来说,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当市场发展跨过了这一阶段之后,是精益求精还是被市场淘汰,这就成为了一种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之前多次总结过进口酒的运作模式,这里不再赘述,但可以肯定的是,“水无常态”,进口酒市场也不会成为某一种模式的“天堂”,多种模式并存的意义就在于适应了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的模式将会被保留下来,为进口酒商带来丰厚的利润,从而使他们脱颖而出。
第四,产业链裂变丰富了进口酒业态,增长了整个产业的抗风险性。现在市场上运作进口酒的主体可以分为四部分,其一,传统进口酒商扩大经营范围和产品升级。其二,综合运营商的大量出现成为进口酒市场最为活跃的力量。其三,国产葡萄酒生产企业从代理向综合运营转变。其四,“散商”成为进口酒发展的有益补充。散商并非分销商,而是具有直接进口红酒资格的规模较小的酒商,他们的经营灵活机动,富有“节奏感”,能够最准确反应消费的需求。这四类主体伴随着进口酒产业链的出现而出现,并逐渐壮大起来,通过不同的运营模式实现自身价值。
源自于产业链下游的转变更加直接。以前进口酒“困”于专卖店,但现在随便去哪个城市的商超,都可以发现大量的进口酒,甚至“排面”丝毫不弱于国产葡萄酒;餐饮中的进口酒消费也风生水起,较大利润空间成为增加终端热情的“催化剂”;而专卖店仍然在团购、批发环节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最为值得一提的是,进口酒的零售已经开始形成规模,虽然散见于专卖店、商超、餐饮,但综合起来,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本文标签:进口酒
编辑:阿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