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山“陈酿”是最近三年白酒行业的超级品种,这个产品畅销于黄河以北区域,成为“牛酒”在大北京区域开拓的超级先锋队。如无例外,“陈酿”在接下来的华东区域还会引发各种惊呼,从而为“牛酒”的布局提供良好的开端。
据“牛酒”人透露,早在2003年陈酿就面市了,可谓十年磨一剑。就像一个“异类”,牛栏山的低端光瓶酒“陈酿”在前几年行业调整产品结构的流行风潮中显得那么特立独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把产品档次往上拔,同时将那些曾经“养活”自己的低端酒弃之如敝屣,但牛栏山始终没有放弃对低端市场的“关注”。正是因为企业这种持久的关注,“陈酿”得以脱颖而出,并在最近几年成为京津冀区域的光瓶酒新星。在2009年,“陈酿”便如脱缰的野马,销量不断翻番,成为牛栏山在低端市场上继46。牛二和绿扁瓶小牛二之后的又一大明星产品。
“陈酿”成长得益于企业采取普通快消品的深度分销策略,比如在2008年的适合在北京市场寻找“鑫合必成”这样擅于做密集分销的经销商,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快速增长。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陈酿迎合了低端酒提升的大趋势,最终在区域市场上引导了整个低端酒的升级。在盒装酒价格不断升级之后,业内也在试图让光瓶酒的价格升级,5块钱一瓶不应该是光瓶酒的专属价位,“陈酿”就将自己的价格定在十元以上,其半斤装规格的价格甚至超过了一些东北酒的5元流行价位。
而从产品本身来看,陈酿能在大范围内流行,和适应性更广的浓香型分不开,传统的二锅头产品都是清香型。北京酿酒协会秘书长于长水先生认为,大酒厂勾调技术的进步不可忽视,“像陈酿这样的产品以前也有很多酒厂出过,我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酒厂生产,但有些企业尤其是小酒厂的勾调技术还有待提高。大家都觉得白酒同质化很强,以为技术已经通用了,所以把重心放在促销上,其实不然。”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北京消费者经常喝着“陈酿”,还标榜着自己喝不惯“浓香型”。为什么消费者会把浓香型的“陈酿”当作清香型呢?我们认为,这里面最根本的是品牌力的因素,消费者就是冲着“牛栏山”这个品牌去买酒的。在这个时候,品牌力的作用冲淡了现实口感和印象中口感的差异程度,同时品牌力的趋强也降低了消费者对该产品其他要素的关注程度。
本文标签:牛栏山
编辑:阿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