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透过玻璃瓶里面的液体,窥见了法国人的酒窝。这些人相信这些液体是有灵魂的,它们是被封印的精灵。而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细心的寻找着最合适的“封印”也就是瓶塞。后来才有了软木塞、铝旋盖、合成塞以及其他塑料塞,它们肩负起了守护精灵沉睡的重任。
“砰”的一声,当你稍稍费劲地开启一瓶葡萄酒时,有5%~7%的可能会品尝到让人不愉悦的味道,尽管没有哪个酒农敢拿劣质的软木塞跟自己的好酒开玩笑,他们对软木塞格外挑剔。软木塞也是个矫情的家伙,密度、弹性、延展性、渗透性、粘滞性都要适中,被从瓶子里拔出的时候,它得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80%以上才算合格。软木塞选材、制作都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地中海沿岸成长25年才可以进行第一次收割的橡木,但是直到第三次收割的树皮才能用于制作软木塞,这期间要间隔18年。其制作过程也同样十分考究,割下来的树皮要经过沸水浸泡、稍低温自然风干,然后切成条打孔、消毒、打标识、表面涂上石蜡等才能成品,在这个整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葡萄酒染上致命的TCA。
因此,软木塞的种种限制,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一个好的软木塞尚存在木塞味等致命缺陷,更何况一些为降低成本采用劣质木材或者仿冒物来生产的木塞。其实,即使好的木塞最多也只能保质30年~40年,2005年,法国一个酒庄便派专家更换了澳门葡京酒店收藏的几百瓶1961年份酒的木塞。原材料日益短缺、本身固有的致命缺陷,迫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方式,螺旋盖由此诞生。
螺旋盖有什么条件能保证葡萄酒的品味呢?葡萄酒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酿造,而酒在橡木桶中的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有品酒师就把橡木桶比作是“葡萄酒的胭脂”,酒农们相信橡木桶能给桶中的精灵带来优质的东西,使酒体更加饱满和丰富,色泽更加润泽,香味更有层次感。橡木桶就像一个夫人,给自己的女儿天生丽质的面容上涂抹上胭脂。因此一瓶好酒装进瓶之前便注定了它高贵的身份,有了成为好酒的充分条件。
其实,第一个发明使用铝旋盖封装葡萄酒的恰恰是传统的法国人,让我们了解一下铝旋盖发展的过程:1972年,第一个用于商业使用的是瑞士的HAMMEL酒庄。1976年,著名的Yalumba酒庄采用了铝旋盖封装。20世纪80年代, saran/tin 垫片开始成百万的运用到葡萄酒包装上。1997,美国纳帕山谷的plumpjack group宣布旗下高端赤霞珠葡萄酒采用铝盖封装。2011年7月,经过加利福尼亚大学历时5年的配合研究,HOGUE酒庄宣布每年300多万瓶葡萄酒采用螺旋盖封装,这个潮流还在继续。
与开启软木塞葡萄酒“砰”的声音不同,铝旋盖给人的感受是轻松写意的,轻轻的旋拧,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啪”的声音,我们便可以开始与之邂逅的浪漫时光。我们不必担心可能存在保存不妥当导致木塞干裂,开启时瓶塞的碎屑落入酒中而污染了美酒。螺旋盖还可以让你完全与极其不悦的木塞味完全告别,同时如果无法一次享用完一瓶酒,也可以很轻松的盖回去,不必担心密封效果不好;开启方便,密封效果好,材料环保且物美价廉,足以让其赢得生产商的青睐和消费者的喜爱。所以有业内人士评价说:“软木塞代表着过去,而螺旋盖才代表了未来。”
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新世界葡萄酒国家的代表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葡萄酒螺旋盖使用率分别达到了34%、70%和98%,而葡萄酒传统的旧世界产酒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都不同程度的采用铝螺旋盖。螺旋盖已经掀起了一股葡萄酒封装方式的新浪潮,席卷了全球葡萄酒生产商,而通过几十年的不断验证,消费者也接受并认可了这种方式。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中国与世界葡萄酒的深层次融合,如今中国部分有远见和创新意识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也开始尝试和探索使用螺旋盖,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可喜成绩。
此外,作为中国酒类包装龙头企业的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早在多年以前就成功研制并推出了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的葡萄酒防伪螺旋盖,并广泛应用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意大利、法国等主要葡萄酒产区,我们相信,随着葡萄酒新世界国家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内生产企业采用这种防伪螺旋盖,国人也会适应并喜欢上这种代表新式包装。
“品酒唯一要忠实的是味蕾,当那神奇的液体在口中充分地接触味蕾的每个部分时,它带给你愉悦和多层次的感受,不应因为突破了传统而受到歧视,螺旋盖是个好伙伴,它可以承担起保护美酒的重任。”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葡萄酒爱好者都这样认为。
本文标签:螺旋盖
编辑:阿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