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三公消费”限制政策也会波及区域性强势中高端品牌,但地方政府对其保护和扶持应该大于压制。
焦点关注:“三公消费”是近两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执行副会长林嘉昧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提出了禁止公款消费茅台酒的四点建议,即:立法禁止或者限制政府机关公款采购茅台酒;立法禁止或者限制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垄断型国有企业公款采购茅台;禁止政府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务宴请喝茅台酒;适时修订法律法规,把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送礼行为中的“送茅台”等行为,作为违法或者犯罪的行贿受贿处理。
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会议提隶建议,将“三公消费”浪费纳入刑法调整范围,让浪费有罪深入人心。提案建议,遏制“三公消费”首先要建立相应制度,比如制定和实行严格的公务接待报销制度、公务接待网上公示制度、强化对公款吃喝的监督、将行政成本纳入政绩考核范畴等等。某委员建议“三公公开”应设定统一的标准,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统一公开时间并设置抽查制度。
人大代表张育彪建议,“三公消费”治理应将会务接待作为治理重点,推行“公务接待进食堂”、某位人大代表建议,禁止500元以上烟酒进公务接待。
分析思考:限制“三公消费”是否会对白酒行业形成深度影响,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限制“三公消费”的相关政策能够出台并且执行到位的话,那么其影响面将在中高端和高端的白酒消费上体现得最突出。
限制“三公消费”的行业影响主要分为几个层面:首先,茅台和五粮液这两个行业领军品牌似乎是首当其冲受冲击的白酒品牌。尤其是茅台酒在政府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而限制“三公消费”政策似乎对其冲击也最大。但情况却并不一定那么糟。如果换一个角度分析,茅台和五粮液可以说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最“拿得出手”的两个白酒品牌,茅台身居国酒之位,而五粮液也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品牌,政府层面对于民族品牌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扶持和保护,尤其在高规格的政务宴请中,这种民族品牌和民族文化的需求是刚性的,不可替代的。因此,茅台和五粮液在政务消费中“销声匿迹”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其在日常政务招待中的消赞规模很可能由于“三公消费”的限制政策而出现一定萎缩。
其次,受“三公消费”限制政策波及和影响最大、变数也最大的,可能将是那些全国性的中高端白酒品牌,尤其是一些以团购模式为主导的中高端白酒品牌,比如洋河、郎酒等。这些中高端品牌在品牌力和刚性需求上都不能与茅台、五粮液相抗衡,它们在全国市场优势地位的建立,一方面归功于其长期持续投入和经营所建立起来的品牌拉力,另一方面也仰仗于其强有力的渠道推力。因此,这些全国性的中高端白酒品牌在政务消费中既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刚性消费需求却并不强。而团购渠道是这些品牌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某些品牌而言甚至是战略性渠道,在其销量的渠道占比中,团购销量占比相对较高。所以,如果“三公消费”限制政策出台并得以严格实施的话,变数最大的很有可能是此类品牌。
再次,区域性强势中高端白酒品牌的市场安全度要相对高一些。一方面,区域性强势品牌在全国市场影响力不大,能够规避全国性高端白酒品牌所面临的社会舆论压力。另一方面,虽然“三公消费”限制政策也会波及区域性强势中高端品牌,但地方政府对其保护和扶持应该大于压制,所以区域性中高端白酒品牌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生存空间更为宽裕和舒适。
本文标签:三公消费
编辑:阿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