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土申
这次央视清退白酒的传闻虽然得到了澄清,但对行业的警醒并未消除。白酒企业特别是名酒企业下一步依然需要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建立并完善预防与公关机制,维护企业自身安全。
白酒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各种“猛料”总会降临于白酒?“三公消费”限酒、军队禁酒、茅台和五粮液遭遇“反垄断调查和罚款”,白酒热点不断。2月底,关于央视将清退40亿元白酒广告的传闻一时间又闹得沸沸扬扬,白酒神经又再度绷紧。表现在资本市场上,酿酒板块受此影响下跌逾1%。
随后,央视广告经营中心副主任何海明公开否认此事,称未听说广告全面禁酒一说。尽管如此,央视禁酒的消息还是让白酒行业打了一个冷颤。
这几年,白酒企业为央视贡献颇多,2013年央视广告招标中,白酒企业总投入达到42亿,占据了总广告额的25%。那么为什么央视还会将利润大户拒之门外?按照上述传闻中的原因解释说,是因限制“三公消费”和“禁酒令”等原因。作为国家级媒体,央视传播基调和走向必须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当国家全面禁酒时,央视自然要表态一番。同时,最近社会舆论不断批判央视白酒广告泛滥,似乎也促进了这次传闻的形成。且不说央视会否清退白酒广告,可以预测的是,白酒将来在央视的宣传多少会受到影响。
市场经济促进了行业的繁荣,白酒在央视的频繁露面,恰恰说明了酒类行业的生机勃勃。表现在直观层面就是价格与市场及品牌的关系。近年来,名酒价格不断上涨,本身就是其与市场相接轨的体现。首先是品牌效应,2012年,茅台成为最具价值全球品牌,五粮液品牌价值达到659亿元,品牌价值的不断跃升决定了价格的上涨。其次是资源稀缺性。茅台、五粮液作为高端名酒代表,本身资源的稀缺性特点决定了其价格要由市场来决定。第三,社会财富累积,消费升级,国内高端消费群体崛起,为高端名酒价格提供了增长基础。
作为代表品牌形象的央视,白酒企业的做大做强,也正如其他行业一样,需要有央视平台的传播。这几年,洋河、郎酒的崛起,不可否认与央视的高调传播有关。剑南春2013年在央视的巨大投入,也说明其为了迎头追赶而对央视的寄托。但是如今白酒受到“三公消费”限制,本身不是白酒自身问题,而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务消费时能否自觉做到勤俭和清廉,监督和管理体制能否做到完善并执行。
但假如央视真的与白酒一刀两断,首先这种行为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其次,这种措施并不能对白酒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为行业的增长基本面变化不大,只是增速放缓而已。2012年,虽然白酒遭遇到了多种压力,但企业增长依然持续,2012年行业增速达到了26%,特别是中档产品和区域品牌,影响微乎其微。换言之,即使央视限酒,白酒企业也会将投入转向其他渠道,用其他方式拉动企业品牌传播。况且,央视的影响只是间接和隐形的,远不如限制“三公消费”那么立竿见影。本次“清退传闻”出现以后,一些企业认为,没有哪个媒体不可取代,现在宣传渠道和传播资源已经多样化,可选择性非常大,而且在央视投入较多的毕竟是少数几个名酒品牌。
从央视自身而言,当“清退传闻”出现以后,很多人认为央视清退白酒广告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白酒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需要借助广告进行营销,另一方面白酒作为央视的重要广告客户,央视不会断然清退,最多只是在今后予以相应限制。
换个角度来看,在一个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往往会充满很多危机。2012年围绕白酒行业的各种“门事件”和“塑化剂风波”,都是白酒发展过程中隐藏的杀手。同样,这次央视清退白酒的传闻虽然得到了澄清,但对行业的警醒并未消除。白酒企业特别是名酒企业下一步依然需要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建立并完善预防与公关机制,维护企业自身安全。
本文标签:白酒
编辑:阿喃